今年以来,海门根据“营商环境提升年”要求,紧紧围绕“‘万事好通·马上办’海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70条”,聚焦“放管服”改革主责主业,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全力以赴为企业、为项目排忧解难,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帮助市场主体“生”得快、“长”得大、“活”得好。
优化准入,企业开办高效便捷
南通千家客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今年新注册成立的一家小微企业,初次到海门创业的企业负责人高培告诉记者,他主要从事家纺类产品的互联网销售,此前因为房租成本过高等原因,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公司场地。海门新推出的集群注册登记政策,很好地解决了他的问题。
千家客纺织品有限公司是海门众多享受集群注册登记改革红利的企业之一。今年以来,为支持群众充分利用各类场地资源,切实降低创业门槛,海门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作为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破除登记的不合理限制,通过推行市场主体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和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为市场主体特别是草根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让市场主体“生得快”,海门还实现了企业开办模式提档,与通州签订市场主体迁移登记“一地办、一次办”协议,完成南通首家跨区迁移“一地办、一次办”企业登记。推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构建企业从设立到注销集成化全周期服务;为集群登记企业提供集中注册登记、代理记账报税、代收法律文书等“保姆式”服务;将市场主体开办与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整合打包,梳理出高频证照“套餐办”服务清单18个,覆盖涉企经营行业15类,实现涉企经营“一企办”。
靠前作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8月6日,正余镇的振康机械有限公司精密rv减速机项目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部分厂房已现雏形。“对企业来说,项目落地后最怕的就是等。”项目经理葛云峰说,“我们项目从拿地到五证齐发,仅仅用了两个星期时间。”
从“监管者”思维转向“服务者”思维,是海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海门行政审批局帮办代办中心主任曹宇新说:“振康机械的rv减速机项目是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我们第一时间组建专班,在项目土地挂牌阶段就提供了全程指导服务,协助他们完成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报建审批流程,并及时办理相关工规证。”
在项目审批方面,“拿地即开工”改革涉及的部门多、事项多、环节多,流程长、审批繁,是“一件事”改革中最难实施的一项。为有效破解堵点难点问题,海门编制完成“开工一件事”服务标准,通过超前服务、主动介入,利用土地挂牌的审批“空窗期”,将规划方案和施工图技术审查等原来“拿地再办”提至“拿地之前”,变部门“坐等”审批为主动“靠前”服务,变“串联办”为“并联办”,最大限度优化、简化、整合审批流程和环节,有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此外,海门区还坚持“要素”保障,实现直通服务体验提质,编制完成项目建设审批“全链条”服务清单,针对重点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今年以来,项目审批直通车已为当升材料科技、航天精密机械、东久生物医药等项目快速办理开工手续。
一站式服务,基层政务体系完善
“我们一线工人平时上班太忙了,现在这样真的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领到了房产证。”日前,在海门港新区中天钢铁员工福利房售房部,能源管控中心制氧操作工张诗闻开心地说。
中天钢铁是海门引进的省重特大项目,目前正式职工9000余人,在本地基本没有住房,为此公司在附近开启了安居房建设。为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海门积极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等多个部门,从公司拿地开始就以“保姆式服务”为标准,采取多项举措让公司职工尽早住上新房、领到新证。
安居房快竣工时,相关部门主动对接,上门现场办理,并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帮代办”。购房职工在“线上苏小登”登记平台进行申请,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无需提供纸质合同和税票,只需在手机上操作,房产证就很快办好。
今年以来,海门区聚焦政务服务领域,改善好办快办服务体验,畅通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行政许可事项不见面办理率达98%,在线办理率达100%,政务服务大厅“一窗通办”覆盖率达98%。以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在镇村便民服务站点统一设立全科服务窗口,统一镇、村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站)集中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梳理“苏服办”网点专区办理服务事项清单52项,自助终端办理事项140项,下放和委托行政权力事项21项,延伸公共服务事项39项,92项民生事项实现全域通办,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向区镇推广,个体工商户审批延伸至各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