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申报国家高企、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同比增长48%、71%,新增有效发明专利同比增长98%,高倍智能三维编织成套设备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论证,中交兴路获评省潜在独角兽企业,科易达列入省科创板后备培育库……孜孜追梦数十载,盐南高新区深耕创新创业沃土,强势崛起其势已成。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推动盐南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创新创业生态,努力打造全市创新之核。”盐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高明表示,我们要坚决扛起市委赋予的使命担当,当好全市科技研发和创新引领的孵化器、加速器,让盐南成为创新蓝海、创业热土、创客家园。
应势而谋 重大突破持续涌现
科技是盐南高新区最明显的标识。初秋时节,大数据产业园处处跃动着强劲的发展“脉搏”。在圆欣智能(盐城)科技技术有限公司大厅内,工作人员正对某工业制造领域客户的大数据可视化监管平台产品进行调试,屏幕上工艺流程、生产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一目了然。
“我们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支撑,为企业打造一个和真实工厂一模一样的虚拟‘孪生兄弟’。”该公司市场运营副总经理倪明介绍,将数据集成到数字孪生可视化集中管控平台,以直观的三维可视化界面与真实厂区环境建立交互,监管人员可全方位无死角地感知着厂区的“风吹草动”,极大提高管控效率。
逐浪数字经济“新蓝海”,长三角数字视听产业基地项目将数字和视听融为一体,激发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基地聚焦提升数字视听产业贡献度和科创竞争力,以重大项目推进的‘稳’和‘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和‘优’。”盐南高新区招商促进二局工作人员卢大伟算了算日子,距离基地开工到核心能力及应用场景发布,也就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他希望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加入,为盐南数字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资源。
产业升级,在重大项目的生产线上表现得尤为直接。8月5日上午,总投资53亿元的新辉开显示半导体项目无尘车间内,伴随着火热的生产气息,一组组显示模组走下生产线。新辉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波介绍,项目一期配备国际领先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及触摸屏等液晶显示模块装配线,目前已经开始批量投产。二期项目9条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开票销售60亿元、税收3亿元。
东风起,正是扬帆踏浪时。上半年,盐南高新区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五个专业园区项目引建主战场作用全面凸显,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8个、24个、12个,其中数字经济全面起势,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26%。
握指成拳 平台载体加速崛起
科创平台在产业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创新要素集聚等方面有着强劲的“虹吸效应”,是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凭借独有的“风光”资源禀赋,江苏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投入运营,集聚南师大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鸿蒙泰尔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5个,风电全直流发电、光伏云边协同2个项目获批国家重大科技立项。
一手抓平台建设,一手抓项目招引,盐南高新区其他各大平台载体蓄力掀起一波“招大引强”行动。加速形成的产业集群,也正成为盐南高新区“一廊一带五园”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7月26日,以“‘氢’领未来·‘沪’利共赢”为主题的2023盐南高新区(上海)可再生能源产业招商圆桌会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我们计划通过参加可再生能源行业研讨会、区域推介会等活动,对接优质招商资源,不断延伸园区产业链条,提升质量效益。”常年从事招商工作,盐南高新区可再生能源招商局局长薛峰认为,项目选择不能光看投资规模,也不能根据是否“立竿见影”出产值、出效能来选择。要通过引进一批平台和项目,做强载体、做优生态,打造可再生能源创新项目孵化的摇篮。
对于同样从事招商工作的盐南高新区驻南京招商办负责人花金星而言,区里实施的孵化器提质增效行动,特别是上半年盐城(南京)科创中心的揭牌,为招商办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他坦言,从“筑巢引凤”到“凤地筑巢”,域外孵化器在联合区域资源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上半年,盐南高新区新孵化企业同比增长30%,大数据创业园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孵化器。
近悦远来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好项目各地都在抢,面对各地不遗余力打响招商攻坚战,盐南高新区能精彩“出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优创新生态。
“感谢新河街道帮助我们向江苏银行协调贷款400万元,解决公司资金周转难题。”看着生产车间一台台垂直6轴多关节型机器人挥动着机械臂,工人们加紧调试赶制订单的繁忙场景,中迪机器人(盐城)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陈甲成连连称赞。
一个项目从洽谈、引进、开工到建成,要经过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仅不能“掉链子”,而且要环环相扣,形成加速推动、滚动向前的好态势。优惠政策云集的盐南高新区无疑给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在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发展之路往往披荆斩棘、充满挑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多一些发展底气,少一点后顾之忧,更是吸引优企‘落户’的硬招。”盐南高新区高新技术中心主任王天波介绍,区里高标准出台“创新之核”30条激励政策,上半年申报领军人才项目35个、增幅全市第一,特别是“企业创新积分制”案例获科技部火炬中心试点推广。
除建立起先试先行的科技创新政策优势,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盐南高新区还搭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让企业在这片宜居宜业的科创沃土“生根发芽”。
“创新发展离不开优良生态,产业的聚集,也意味着对相关配套服务更高的要求。”薛峰的办公室就在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内,距离相关入驻企业步行距离不超过10分钟,极大方便了企业与他沟通交流。
聚星成火,拢指成拳。从服务到政策再到人才,这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招”,正不断助力众多盐南高新区的企业从孵化壮大至扩产腾飞。
王可馨编辑:洪云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