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大院,粮油文化独树一帜-凯发平台开户

蔡家大院,粮油文化独树一帜

2024-08-29 08:55:26 来源:泰州新闻网 作者:奚晓畅 鲍 仁 通 讯 员 常玉婷 潘 阳 蔡 春

蔡庄油厂旧址。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面粉厂旧址。奚晓畅供图

盛夏的清晨,薄雾还未散去,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许庄街道蔡庄村内充满孩童的欢声笑语。他们漫步在各式古建筑中,一边兴奋地四处张望,一边聆听讲解。蔡庄村村委会委员戴璐告诉记者,暑假以来,蔡庄村承接了不少中小学生研学游活动,“到蔡庄去”成了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响亮口号。

蔡庄村,始建于明朝初年,因北宋“四大书法名家”之一的蔡襄后裔居住在此而得名,如今是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重点保护古村落。村庄西侧,蜿蜒的两泰官河由南向北流过,河畔一处清末民初建筑群引人注目。这是国家2a级景区“蔡家大院”,也是见证蔡庄村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处宝贵文化遗存。

据《蔡庄村志》记载,1916年,蔡氏族人蔡少卿父子因经营粮食生意而成为蔡庄首富,于是广置良田,以晒场为中轴,坐北朝南扩建房屋,形成了集储粮、晒粮、加工与居住为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初建时占地约30亩,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共有各类房屋55间。

“在现代农村,能够保留体量这么大的民国乡村特色建筑,实属不易。”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非遗文化保护工程中心特邀顾问章庆生说。蔡家大院的发现与保护,源于高港区政协、区文体旅局等多方的高度重视与通力合作。2016年,区文体旅局邀请市文管办专家组来到蔡家大院实地踏勘,初步认定该庄园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的最新发现,填补了高港乃至泰州地区相关文物业态的空白。

不久,蔡庄村积极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历经风雨和战火洗礼的蔡家大院得到妥善修复,其背后的粮油文化、红色文化也得到了充分挖掘与传扬。

走进蔡家大院,修葺一新的古建筑群仍保留古色古香的风貌。青砖黛瓦兼顾美观与实用,青色小瓦砌成的硬山顶平整厚实,穿斗式框架木结构坚实稳固,平直超长檐口和封檐板防风又防潮。院内主房、厢房、磨坊和门房等静静伫立,还有古朴的老井、凸起的墙撑、布满青苔的巨口瓦缸……一切都能轻易唤起有关农耕文明的温馨记忆。

蔡家大院还有着一段光荣历史。1946年7月,苏中七战七捷首战——宣泰战斗打响,蔡庄村民众积极参与支前工作,蔡家大院的主人蔡伯阳将自家粮库提供给新四军作为军粮物资供应站。

孔桥小学退休教师王春生的岳父是冒着战火运送军粮的民工之一。“据岳父讲述,从蔡庄村走到长江边,单程要走十几公里,运粮全靠木制独轮车推,一车军粮有一百多公斤,走的都是狭小泥泞的乡间小路。有时车轮陷在泥土里走不了,就靠人力肩抗送到目的地。”讲起当年的历史,王春生很是感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兴县(蔡庄村当时隶属泰兴)将蔡家大院改建成蔡王庄粮库,并在此兴办蔡王庄米厂、面粉厂、油厂、酒厂等。目前,面粉厂旧址还保留了一代木质面粉机和二代日本进口面粉机,生动诠释生产力变迁。如今,蔡家大院成了孩子们游乐的天堂,烧饼手作工坊请来孔桥烧饼铺的退休师傅,让孩子们从揉面到烘烤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院内还有航模展示馆、校外辅导站、蔡襄书屋等场馆,寓教于乐。眼前,意杨、榉树、枇杷、皂角树、竹子等大量绿植生机盎然,野趣横生。

古老的两泰官河静静流淌,传奇的蔡家大院也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多生机活力,续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编辑:王魁 袁婷

校对:王晶

责编:姜景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