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通报,“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000余个,有力维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数据统计显示,当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2%。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普遍缺乏自我防护能力,因此,面对庞大的低龄网民群体,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让孩子们在风清气正、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中快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未成年人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未成年人在“触网”过程中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多重风险。本次专项行动全面覆盖直播、短视频、社交、电商等重点环节,集中力量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从严处置各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毒视频”、集中整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开盒挂人”乱象、严厉打击隔空猥亵等网上恶性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违规售卖问题、排查下架一批涉未成年人违规应用……网络环境得以明显改观,网络市场秩序也更加规范。
网络上的违法和不良信息一直是家长担忧的问题。今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经正式施行,其中包含对大型平台企业的明确要求,如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规制度体系,每年发布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等。因此,优化未成年人上网环境,平台企业要加强涉未成年人网络信息的审核管控,健全内容生产、审核、推送机制,及时发现并果断处置违法违规内容。当然,保护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不能一味只做减法,也要做加法。互联网平台企业要做的不只是“禁止”“屏蔽”,更是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更多让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愿意去参与的产品。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加速迭代、新技术新应用的广泛普及,还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风险。优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要实现未成年人对网络的理性使用,家庭、网络服务提供商、学校及社会的紧密协作至关重要,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学校必须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懂得网络行为的责任与后果,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同时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网络素养。父母一方面应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规则,加强沟通,了解孩子的网络世界,另一方面应提供高质量陪伴,多与子女进行亲子活动,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不断依法净化网络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定能共同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网,促进他们在数字时代的全面成长与发展。(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