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3年度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一年一度“晒出”国有资产家底。
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陈爱芳介绍,2018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人大国资管理监督格局,持续加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力度,逐渐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致力实现国有资产报告全口径全覆盖。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同时选取一个专项,依次听取和审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全套“账本”不仅直观展现了我市国有资产的“全景图”,也涵盖了各类资产的管理和改革推进情况。相关报告表明,我市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规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具体内容、监督重点,明确具体监督“路线图”,形成了涵盖沟通协调、监督调研、报告审议、整改反馈等各环节的“闭环”工作流程。2022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和审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明年将听取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2026年将听取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完成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第二轮全覆盖。
“全市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从2017年末的917.61亿元到2023年末的2703.81亿元,增长194.66%,成绩值得肯定。”“当前我市地方金融企业在管理体制机制、资产规模布局、市场竞争力、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全过程。
这次在审议2023年度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时,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金融企业改革,扎实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针对目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落实全市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有力支撑。要进一步厘清管理职责,完善国有资产信息化监管体系、企业投资监督制度体系,构建全面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企业的风险研判和处置能力,推动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今年,我市还在全市范围内选取8个乡镇开展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总结推广乡镇“同级审”、人大“同级督”经验做法,试点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先易后难、由点到面,构建人大对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监督体系,逐步实现监督全口径、全覆盖。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基层联系点,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承担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委托开展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具体、量化、细化的评价指标,打造一把看得明白、讲得清楚、评得准确的监督“标尺”,助力代表们既能“看懂、审清、督准”国资管理工作,又能准确反映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成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建立完善符合我市各类国有资产特点,以评价指标体系为支撑的人大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全面、客观、准确评估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推动监督工作科学化精准化,肩负起守好国有资产‘家底’的重要职责。”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叶兵表示。
编辑:王魁 袁婷
校对:王晶
责编:姜景旸